2018年7月6日,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題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觀山湖區開幕。
近年來,貴州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發展方向,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帶領百姓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上奮進。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年會的召開為中國乃至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啟示。
在生態論壇前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圍繞著貴州的生態發展,發布了相關文章《Huangguoshu,China:Experience the world’s largest waterfall cluster》,重點說明了近幾年來貴州對于黃果樹國家公園的綠化提升及生態規劃。表明了國際社會對貴州生態的持續關注。
在生態文明論壇期間,CNN更是以“中國的綠色走廊”為主題,采訪了數位國內外生態領域的專家學者,并發布了相關專區內容。
在專區的開頭寫到:貴州省位于中國的西部,這個風景如畫的省份一路走來歷盡艱辛,未來幾年還將實施更加宏大的計劃,而生態平衡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貴州省也被稱為是中國最重要的自然寶藏之一。這座內陸省份擁有涼爽的天氣、茂盛的自然植物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水力發電和茶),將持續在中國的長期生態戰略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針對生態建設帶動經濟發展這一方面來說,CNN在文中寫道:受到這一地區所展現出的巨大潛力的啟發,過去幾年已經有數個大型項目落戶貴州以增加這一省份的吸引力,其中就包括在貴州建立中國首個大數據產業中心,增加帶寬,提高互聯網的運行速度以及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用于交通建設、資助數十個公路、水路和鐵路項目。迄今為止,貴州已經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截止到2020年,那些曾經難以到達的偏遠地區將會實現約100%的公路覆蓋。這意味著貴州的交通和貿易將會更加發達。除此之外,過去五年,貴州有670萬人成功脫貧,其余的農村人口也有望在未來幾年脫貧。
總而言之,整個國家都在急切地注視著貴州發生的巨大轉變。
未來幾年,貴州需要采取謹慎的措施,在保護美麗的自然景色與推動大規模的經濟增長和基礎設施建設之間取得平衡。“中國政府提倡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與未經開發的自然地域” 亞洲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總監David Stanton說,“對這些棲息地的保護將有助于保護水資源,減少空氣污染。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將有助于守護自然環境。從脫貧的角度來看,保護棲息地和自然地域還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服務質
量和增加人民收入。”
在生態專區中,CNN分別采訪了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eter Bakker;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Tim Bonebrake,并圍繞“貴州生態可持續發展”制作了三個短片。
在短片一:《貴州—成功的典范》中從貴州的總覽,突出強調該地區在保持自然環境的同時推進區域發展的實踐與政策。
短片二;《可持續發展》中展示貴州省及其城市自然環境與發展建設的融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將貴州正在發生的變化稱作中國環境和生態運動的“新浪潮”。
去年,貴州的經濟增長率達到了10.2%,增速連續七年保持全國前三,推動這種增長的正是綠色經濟的“四型”產業,包括生態利用型、低碳清潔型和環境治理型等,其目標是2020年達到GDP的50%。
短片三:《永不止步》闡述了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可持續性是息息相關的,貴州已經進入了持續高速發展的軌道,未來幾年的關鍵就在于保持發展與生態,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
最后,CNN對于貴州生態的未來發展做出了大膽猜則,寫道:未來幾年,貴州的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可能不但會成為中國的典范,而且會成為世界的典范。高科技大數據產業的建立、大規模的人口脫貧以及在進行大規?;A建設的同時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已經引起了旁觀者的注意。“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上,一個貴州的農業科學家展示了一個生態友好型茶園的實現方式,” Peter Bakker說。“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習近平主席曾經描述過貴州美麗的景象,像貴州這樣通過對生態友好,對社會負責的方式來謀求經濟發展的地區,未來幾年必定會從中受益。”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